1、水土保持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水土流失既涉及資源,又涉及環境,是我國重大的生態與環境問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資源破壞、生態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和貧困,危機國土和國家生態安全,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水土資源和生態環境作為可持續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性資源和重要的先決條件,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急需破解的兩大制約因素。
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是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2、水土保持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手段
水土流失是人與自然失去和諧的重要表現,是人類不合理開發水土資源或者濫用水土資源產生的嚴重后果。由于水土流失具有較大的破壞性,即破壞土地資源,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引起江河湖庫泥沙淤積,加劇自然災害,因此,水土流失的進一步發展又會引發和加劇人與自然之間更加尖銳的矛盾和沖突。水土保持不僅是促進人與水土和諧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必然選擇,在推動人與自然實現和諧的過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3、水土保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工程
蘭州環保公司長期實踐證明,水土保持不僅是山區發展的生命線,而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工程,對于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與全面進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水土保持以改善農業基礎條件為切入點,在有限發展農業生產、突出穩定糧食生產、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推動農民增收和區域經濟發展。
4、水土保持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長遠大計
縱觀歷史,人類經歷了原始采獵文明、傳統農業文明和近代工業文明之后,進入生態文明是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土是基礎,水是命脈,水土保持是治理江河、根除水患的治本之策,是國土整治、糧食安全的重要保證,是解決飲水安全和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效途徑,是人類走向生態文明、確保生存發展的長遠大計。